廖咸浩說,洛夫的別的一首短詩「無岸之河」,也是針對戰爭的恐怖,和戰爭對人類存在釀成的衝擊,有極度深入的描寫。
洛夫1928年生,1954年與張默、瘂弦共同創辦《創世紀》詩刊,歷任總編輯多年,代表作包括《靈河》、《外外集》、《詩人之鏡》、《時間之傷》、《漂木》、《因為風的緣故》、《魔歌》等,作品被譯成英、法、日、韓等文,並收入各種大型詩選。
廖咸浩指出,可是洛夫的說話也其實不掃數這麼艱澀,固然沒有像余光中的詩這麼淺顯,但也是可讓人讀來感覺很有說話的韻味,很輕易傳頌。
廖咸浩說,洛夫與張默、瘂弦3人於民國50幾年在台灣成立「創世紀」詩社,軍中詩人的寫作特色「前衛」,跟當時其他詩社紛歧樣的地方在於,「創世紀」詩刊對於戰爭、流離有特別深刻的檢討翻譯
台北榮總證實,現代詩人洛夫(本名莫洛夫)因肺部疾病,今天凌晨3點21分病逝,享壽91歲,其家族陪侍在旁。不過詳細病情,目前尚未獲家族贊成申明。
廖咸浩表示,洛夫最知名的一首詩是「石室之死亡」,這首詩非常晦澀,寫作方式遭到西方超實際主義的影響,題材上,在其時是相當敢於反省戰爭,寫作的語言也很有實驗性,敢於突破語言的鴻溝和俗套,「打開了台灣現代詩說話的新場合排場。」
洛夫晚期的詩,廖咸浩說,比力偏向於禪意的表達,變得對照柔和。這也反應在洛夫的書法上,洛夫的書法寫得非常好,頗具禪意。詩和書法兩者一起看,更能看到洛夫後期的絕佳境界翻譯
有「詩魔」之譽的詩人洛夫今天凌晨病逝,享壽91歲翻譯台灣大學外文系傳授廖咸浩暗示,洛夫是台灣50年月詩壇的開荒者之一,洛夫與張默、瘂弦都是軍中詩人,跟詩人余光中是統一個分量。他是首創台灣現代詩壇新場合排場的詩人,有極度強烈的自天成翻譯公司氣概,和很深邃深摯的存眷翻譯洛夫的說話有很強的力道,「會重重的打在心頭上」。
本文出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70/3039099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